The Two Hard Things

本期內容涵蓋 Buttondown、電子報與部落格、讀書心得

四零二曜日是由 Kalan 撰寫的電子報,與你聊聊科技、軟體開發、產品跟日本生活相關的大小事,也會分享我的生活與各種雜談。402 是 HTTP 狀態碼的一種,意思是 Payment required。希望內容足夠讓你覺得 payment required。

本期內容

電子報與部落格的區別

我前陣子在想,既然部落格跟電子報都是在寫文章、產出內容,那麼區別到底在哪裡?想了幾天後自己的答案是:距離感。

在部落格的文章通常比較完整,但別人找到文章的方式通常是透過搜尋引擎,或是社群上的發文透過連結點進來的。可能是為了解決某個技術問題或是想要了解作者的觀點而來閱讀。

電子報有更多的機會與讀者互動,比如說表單回饋和直接回信,讓讀者共同參與電子報的一部分,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如果你是從 Email 上看這份電子報,你可以直接在電子郵件裡回覆這封信件來和我互動。

這份電子報主要會有:

  • 想法與雜感。我覺得值得分享出來的,可能是生活上或工作上發生的事
  • 科技與產品的觀察。身為軟體開發的一員,我自己日常也會用很多工具幫助開發,也會看看其他公司的產品
  • 日本生活相關。在日本住了一陣子,會觀察到一些很有趣的現象,我也很喜歡比較日本與台灣的不同
  • 部落格文章。如果部落格有新文章或其他我覺得不錯且對讀者有幫助的話也會分享出來,多數會比較偏向技術分享或講解

製作電子報的過程 — 為什麼我最後選擇 Buttondown

我在 SubstackButtondown 之間徘徊了很久,最後選擇了 Buttondown,以下是我的看法。

首先是介面的部分,我雖然很喜歡 Substack 的介面,而且編輯器能支援的樣式很多,註冊完會員之後馬上就能開始一份排版好看的電子報了。不過,Substack 能夠做的客製化不多,最多是調調顏色跟選版位而已,甚至連軟體工程師最愛的 Markdown 語法都沒有。更別說喜歡寫樣式的前端工程師,除了 Markdown 以外最好還要能同時支援原生 HTML。

Substack 另一大優勢是黏著度,使用者可以在 Substack 上自由尋找自己有興趣的電子報,最近還有推出 Note 功能,可以發布短文與讀者互動。你也可以在平台上直接留言、按喜歡跟作者互動。比起 Revue 存活的可能性更高一些,但仍然要承擔在平台上經營的風險。

除了支援格式更加彈性之外,Buttondown 讓我喜歡的另外一點是 API,Buttondown 提供 API 做串接,你可以在你喜歡的地方寫好內容之後,自己寫腳本透過 API 把電子報寄出去,而且電子報格式是能夠接受 HTML 的,你想要做 Geek 一點的自動化或是想整合到公司後台,Buttondown 的彈性相對大很多。

Substack 則是不管你的訂閱者人數多少,寄信都是不用錢的。我剛開始嚇到,因為對比其他電子報服務,通常都是在你有一定數量的訂閱者之後收費也會隨之調整,例如 Buttondown、Mailchimp 等等,大部分的電子報服務也都是採取這種收費模式。

收發 Email 是要錢的,而且還不便宜。伺服器架設、加密(TLS)、domain 設定、防止 Spam、惡意附帶檔案、存放圖片等等,像 Substack 這類型的服務還要確保大流量時不會有問題,這些服務背後都有成本。

那為什麼 Substack 是免費的?深入研究一下發現,Substack 是 YC 投資的公司,手上有 VC 的錢;而另外一個收益來源是 Substack 付費電子報會和作者分潤 10% 獲益。

Buttondown 更像是一個幫你寄信跟管理訂閱者的工具而非平台,雖然超過 100 位訂閱者就要付費,但不會對你的收益抽成。而且 Buttondown 提供的功能幾乎都是我需要的,像是 API、自行調整 CSS、HTML 樣板、變數。上述提到的功能 Mailchimp 都有,但我認為 Buttondown 的介面更簡潔一些,而且收費比較便宜。

另外幾個我覺得蠻有趣的觀點是 Pin 起來當中寫到的對於隱私的討論,在 Buttondown 當中你可以決定是否要去追蹤開信率,或是連結的點擊等等。

我最後的結論是,如果想要快速無痛地開始一份電子報(甚至當作部落格來寫),Substack 是第一首選,他具備了寫文章需要的一切,透過 Substack 的名氣散播給更多潛在讀者,你也不需要再花時間搞定 Hosting、樣式、SEO、繁雜的寄信設定或 API 串接;Buttodwn 則是光譜的另一端,如果你想要對電子報的字體、樣式、排版有更多掌握,在你自己的終端機上面寫電子報,自己寫 shell 腳本呼叫 API 寄送電子報,那麼你可能會想瞧瞧 Buttondown。

最重要的是,開始寫。


最近在看什麼書?

我發現在認識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很常用他身上的標籤來判斷,例如讀什麼學校、在哪裡工作、什麼樣的職稱、念什麼科系等等,但就算知道這些事,好像還是沒辦法更深入地認識這個人,頂多是「某某頂大畢業在某大公司工作好厲害」這樣的想法。我在自己職涯早期時常被這種想法束縛,覺得自己就應該展現出在所處的職位應該有的社會期待,反而作繭自縛箝制了自己的可能性。

因此,我更喜歡透過問問題來了解一個人,其中我覺得蠻有用的問題是問對方「最近在看什麼書?」。除非對方直接回答:「哦我都沒有在看書耶」,不然聊書其實是應該是蠻好接續話題的。

我在大學時期很喜歡看日本推理小說,當時看了很多伊坂幸太郎跟米澤穗信的作品。

我對推理沒有太多研究,但我很喜歡日本作家描述故事以及他們刻畫人物情感的方式,還有時不時出現的日本文化(像是文化祭、逛祭典、煙火大會等)。尤其是在看米澤穗信的作品時(最有名的是冰菓),我很佩服他對於青春心理的動盪描寫。看完這些大概就會知道我是一個喜歡日本文化,喜歡回味苦澀青春的人。出社會以後就比較少看小說,大多都是知識類型跟科普,或是和本科系有關的技術書。

聊看書主要是可以聊的東西非常多,從書中學到什麼,為什麼會選這本書,交流彼此的閱讀心得,一點點推敲這個人的想法與個性,知道這個人的個性與特質,而不是職稱跟學歷而已。如果剛好有共同喜歡的領域很好,但就算對方提起的書籍不是自己感興趣的也沒關係,更重要的是聽聽對方的想法是什麼,延伸出去聊 YouTube 或 Podcast 也都可以。


全球科技大歷史讀後感

接續看書的主題,我要和大家分享我最近讀的書,《全球科技大歷史》。這本書對於對科技本身感興趣的人來說,是一本必讀之作。

書的一開始就強調了科技的強大之處:「科技是唯一能獲得疊加式進步的推力」,這和我之前的寫過的一篇文章「指數產值與線性產值」有不謀而合之處。

書中也有提到世界的本質是「能量」與「訊息」。我認為這兩點概括得相當精準,能源包括電力、食物、原物料(像是鋼鐵、石油)等,是我們維持文明所需的基本能量;而訊息則是傳遞知識所必需的條件。現在我們幾乎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所有的知識,甚至直接問 AI 就能得到還不錯的答案。這是過去所無法比擬的,而且資訊將持續不斷地累積。

這本書講了很多從古到今影響世界的科技,在這邊只分享我最喜歡的幾個:

  • 鐵器:要煉鐵簡單來說就是不斷地燒,但燒不是拿柴火燒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溫度要夠高才有辦法從氧化鐵還原為生鐵,在沒有鐵、沒有電、沒有網路、沒有教科書的年代,摸索出提高溫度的方法對我來說是很酷的一件事。額外一提,我蠻喜歡在 YouTube 上看各種 Primitive 的頻道,看他們用有限的資源重建文明,像是在 Primitive Technology 裡頭的影片 (YouTube)裡,你可以看到這個人自己挖鐵礦,堆出鼓風室,一步步做出自己的鐵器。
  • 日心說: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普遍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星體都圍繞著地球轉。在觀測工具不足的情況下,很多時候這些讓人好奇的事只能透過現有的數學跟哲學去猜。日心說這個觀點在一開始是不被重視的,而且在當時教會威權統治的社會底下,提出這種衝撞現有認知的東西很容易招致殺身之禍。花了很久的時間才終於證明日心說,並讓人們接受這個觀點。
  • 蒸汽機與機械:蒸汽機的發明加上人們對機械原理的巧妙運用,將原本單調的活塞運動變成可以前進、旋轉的力,催生了蒸汽火車的誕生。
  • 電力和半導體:工業革命解放了勞動力,而電力的發明以及半導體的發現讓機械更具靈活性,能夠根據我們設定的條件進行相應的處理。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就更廣泛了,包括計算、儲存、開關、訊號處理等等,幾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在這裡,科技可以不只侷限於和 3C 、網路、軟體有關的東西。我前幾天用壓力鍋燉肉的時候就在想,透過增加壓力提高沸點來縮短料理時間這件事實在太棒了。原本要燉一個多小時的肉,放在壓力鍋裡面只要燉 20 多分鐘就很軟爛又好吃;原本應該是繁複的濾水過程,我們只要打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的水可以用。

偶爾觀察一下從古到今的技術變化,就會驚嘆整個人類文明簡直就是個奇蹟。

我們常常認為科技會不斷地進步,好像它是理所當然的一樣,但每個科技背後都是一個或是無數個人的心血,為了去解決他們當時遇到的問題而發展出來的,甚至有些技術是在偶然之下發現的。

科技並不會自動變好,而是要有人願意去把手弄髒,去面對難題。並不是一定要高學歷或相當聰明才能做出有影響力的貢獻,每個人都有潛力可以成為發展、改善科技的一員。如果你對某個特定的科技感到著迷,不妨也分享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