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
Kalan 的話:因為前幾個月犯懶,沒想到就這樣拖更拖到現在。在這期間仍然有很多人訂閱,很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從我的日本旅程當中生出文章來的。
另外本期電子報由於從 google domain 搬遷至 cloudflare 時設定有誤,造成原本的電子郵件地址 weekly@kalan.dev 無法使用,而是從 kalan11@buttondown.email 寄出,抱歉造成讀者困擾。
敬語學習之路(1)
在學習日文的路上,敬語的使用跟掌握度算是學習日文一段時間一定會遇到的課題。而這個課題就連日本人也需要學習。
日文當中,敬語的存在本身是一種「negative politeness」。negative politeness 是一種社交策略,避免直接干涉或命令他人,而是以一種謙遜、客氣或委婉的方式表達建議或請求。日文敬語的使用可以說是完美體現了 negative politeness。
例如請對方看自己的程式碼的時候,比較少會說:「レビューしてください(請幫我 review)」而是「レビューしていただけますか?(可以請你幫我 review 嗎)」,在中文意思上雖然相同,然而前者是有輕微的命令之意,後者語氣則更加緩和,有種請求對方為了自己做某事的脈絡存在。
雖然中文也有所謂的敬語,然而大多體現在稱謂上,例如寒舍、貴府、您等等。然而日文因為是膠著語,意思的表達會體現在動詞變化上,所以敬語的形態變化更加豐富。任何動詞只要加上てください、ていただきます,就可以變成一種敬語型態。
然而中文並沒有這樣的系統,導致在講中文的時候,如果要表達類似的意思只能靠詞彙堆疊,例如「幫您上菜」,可能會變成「幫您做一下上菜的動作」。我不認為這是語言癌,只是因為中文沒有完整且靈活的敬語表達系統,於是就自然而然變成這樣了。
回到日文,我在數年前看過的這篇文章寫的相當精闢,「Your Japanese Textbooks are lying to you」。
在一般的教科書或文章,對敬語的描述都是「表達對對方的尊敬」,在店員、職場、接客等等都會自然而然地使用。但是店員跟你沒有任何關係,為什麼要「尊敬」你?我覺得答案就是「距離」跟「negative politness」,也跟文章裡提到的類似,並不是尊重個人,而是對日本社會、敬語體系的認同。
下一期想和大家聊聊謙讓語之王「させていただく(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さん付け
大家在什麼時候會稱呼對方…さん呢?幾乎跟任何人對話,在名字最後加上さん是基本。當然和對方的關係更加親密時會加上其他稱謂像是「ちゃん」或是「くん」等等,但基本上さん是絕對會加的。
不過,讓我蠻驚訝的是日本人在叫動物的時候,似乎也會很自然地加上さん。會發現這件事是因為有次我在公園散步,就聽到日本人對著小孩子講「カモメさんだ!」
我第一次聽到覺得新鮮,怎麼對動物也會加さん呢?
查了一下,會在動物名稱後面加上さん除了受到童話故事的影響之外,一般比較常見、和人比較親密的動物都會習慣性加上さん;相反地,如果印象不好或是跟人不親近的話就不會特別加上さん。例如烏鴉(カラス)通常不會加上さん。當時還很好奇問了日本同事,他說不會加さん的原因是因為他不可愛。
我覺得這有點刻板印象的成分在,根據動物的外觀跟他在童話故事裡的個性來決定要不要加さん挺不公平的。
除了依照親近程度來區別要不要加さん之外,如果音節比較長的動物,也不會特別加上さん,例如ナマケモノ(樹懶)。話說ナマケモノ這個詞也挺有趣的,漢字是「怠け者」,怠惰的傢伙。
蕎麦湯
大家有來過日本吃過蕎麥麵嗎?蕎麥在日本相當常見,其實有一些特殊意義存在,例如在過年的時候日本人都會習慣吃「年越しそば」。為什麼是吃蕎麥麵呢?目前比較常見的說法有:
- 蕎麥麵細細長長,有延長壽命的意思
- 蕎麥容易切斷,代表把一年的災厄都切斷
我覺得還有一大原因是蕎麥算是相當好種植的農作物,蕎麥麵容易製作以外也可以當成主食食用。
扯遠了,來聊聊我覺得蠻特別的「蕎麦湯」文化,蕎麦湯是煮完蕎麥麵後的水,日本人在吃完蕎麥麵的時候,有蠻多人都會跟店員要一碗「蕎麦湯」,倒入醬油之後一起喝。我第一次看到同事這樣子喝的時候嚇到了,因為對我來說這就好像把煮完麵條的水拿來喝。
我原本還以為店家會做什麼調味,但完全沒有,就是把煮完蕎麥麵的水拿過來而已。
實際嘗試後我可以理解為什麼那麼多日本人都喜歡這樣喝了。蕎麥有種特殊的香味,很多日本人在吃蕎麥麵的時候講求的就是蕎麥麵本身的味道。「蕎麦湯」雖然是煮麵水,但因為蕎麥的香味讓他與一般的煮麵水與眾不同。
下次大家去吃蕎麥麵的時候不妨也跟店家要一碗「蕎麦湯」來試試看吧!